不知道这种纳秒级时间是什么原理是怎么取到的,但是指令周期都要消耗几纳秒吧,另外传回应用层精度一定是丢失了。
所以不知道这个高精度时钟真正的用处是什么?
我能想到的一个就是用来代替唯一数生成,对于要求不那么高的单机系统,可以取代 GUID 吧,毕竟 GUID 生成比较繁琐,另外也需要 32 字节的空间去存储。
这都快 10 年了吧,我卖 PTP,IEC 1588 时钟好多年了。说一个你有感受到例子,电网波峰需要省地县联动控制电力供应设备。如果没有及时互联互动,会因为电网的巨大冲击,导致电网事故。
而电的速度就是光速,要和光速抢速度,靠毫秒级对时协议,早就过了电网波峰了,电网调度得被处分了。所以 10 年前国家电网就使用了 PTP 作为时钟系统,然后实现电网远动闭锁。
Google 使用原子钟同步它的数据库。
以太网音频广播使用 ptpv2 同步到 125us
一般的晶振可以达到 ps 级别的短时精度 jitter,长时 ppm 级别
另外,同一个变电站内部,分合闸时钟如果相差很多,也会造成内部损害。毫米级根本满足不了自动化的需求。